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江苏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江苏

视频标签:美国1787年宪法

所属栏目: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江苏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七 第二课 美国1787年宪法-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教学目标
《美国1787年宪法》是人民版教材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专题七主要以英、美、法、德四国为例叙述了西方代议制确立和发展的过程。根据课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通过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评价以及有关实践等历史演进的过程,以“责任意识”作为本节课的价值立意贯穿整节课,主要通过“华盛顿前往费城”、梅森的话和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作用、华盛顿和他的继任者们践行宪法的实例等培养学生提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务实理性、坚持原则性和妥协性相结合对于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并进而让学生感悟责任意识,增强公民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到许多政治学概念,如果照本宣科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法体现历史学科的魅力。学生对美国的历史和现实有一定的了解,对华盛顿等历史人物也比较熟悉,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历史分析、归纳和概括等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和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客观评价。 
难点:理解和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中“制约与平衡”并客观全面认识宪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课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美国1787年宪法
导入:出示一幅2013年10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的新闻图片。师:这幅图片反映了不久前,美国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令世界错愕,但在美国人看来稀松平常的事件,是什么呢?就是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了,要想了解美国联邦政府为什么关门的制度性因素,我们就需要从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说起。 意图:美国政府关门引起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极大关注,学生也多有了解。由该现实事件导入,意在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认识。 出示课题和课标内容。
活动2【讲授】美国1787年宪法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独立后实行邦联体制,该体制有什么弊端?它给美国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1787年联邦宪法制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它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宪法如何划分国家权力,并使它们相互制约的?
        •1787年联邦宪法使哪三对矛盾得到调和?如何评价这部宪法?
        •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是谁?他是如何践行联邦宪法的?
       (意图:学生史学素养的培养最重要的途径是课堂教学。通透史实是进行史料探究、感悟历史真谛的的基石。 )
 第二部分:史料探究
       一、“华盛顿前往费城” 
      材料:家里的事让将军牵挂。他自己身体不好,又刚刚失去最亲密的一个兄弟。临行几天前得到消息,他 78 岁的母亲病得很重,他不得不带病急驰去母亲那儿探望。母亲的状况让他不放心。他把农庄委托侄子照管,那是春耕的要紧时刻,一年的收成得靠春夏两季的细心照料。他要侄子经常写信向他报告,一定是因为担心着秋天的收成。 他牵挂着家事,却还是在 1787 年 5 月 9 日上路,离开了维农山庄的家。按照历史学家的描绘,他一早出来,登上自家的马车。马车由两匹马拉着,车夫坐在前面高高的驾座上,将军坐在有玻璃小窗户的车厢里。他的坐骑,备着马鞍,跟在车后。 
                                                                                                                         ——林达《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问题:根据材料,华盛顿出发时的心情如何?到底是什么促使他不得不离开牵挂的家?(提示:还有什么比家事重要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此时,华盛顿的心情可以说是非常的沉重。可以说,是国家的召唤,责任的驱使,他离开牵挂的家前往费城制定宪法。 
       (意图:创造情景,突出历史中“人”的气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移情体验,激发兴趣,并自然点明探究主题,引出探究之一“华盛顿前往费城的背景”。)
        (一)邦联制——政府之“弱” 出示材料:
       航运权之争 弗吉尼亚州和相邻的马里兰州以波托马克河为界。但在殖民地时期英王就把波托马克河的整个水面全部划给了马里兰。弗吉尼亚人连打条鱼都不行,不要说航运权了。独立后,两个州为此而关系紧张。双方决定开会协商,华盛顿也关心此事,就把双方请到他家里。会议并没有谈出什么结果,原因是各州都认为自己有“主权”,不必受他人的制约。而弱小的邦联政府,对这一类争执完全没有裁决权。
       设问:从材料来看,各州和中央是什么关系?邦联政府为什么不能解决各州的争端?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教师总结:州的权力很大,享有“主权”,而邦联政府权力弱小。 
      追问:如果任由像各州在航运权等各方面的争端发展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国走向解体,最终分裂。华盛顿对这个问题非常担忧,曾说过这样一段话:13 个主权州彼此争斗, 这肯定会毁了我们的国家。 教师总结邦联制的特征,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知识回答邦联制对美国的不利影响。随后,出示知识结构图:邦联制特征及危害。
    ( 意图:以具体事例和华盛顿的评价揭示邦联体制的特征及其弊端、危害,同时保持学生探究的热情,认识到华盛顿关心国家发展的强烈责任感。)
        (二)美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弱”政府? 
       材料1:《独立宣言》发表后不久,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小镇,随即在镇民大会上通过他们的自由宣言:“除了上苍的主宰,我们无需任何统治者。在上帝之下,我们设一个议会,面对合众国其他成员,共谋幸福。” 材料2: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滥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 
                                                                                                                                                                        ——(美)詹姆斯•罗伯逊 
      设问:材料1中,小镇的居民对“自由”是怎么理解的? 追问:当时美国人为什么不需要政府?请根据材料2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指出:独立后的美国人民担心一个权力集中和强大的政府会危害人们的自由权利,但现实是,一个弱政府并没有给美国人民带来真正的自由,那么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华盛顿的主张。
        (出示材料) 过渡:华盛顿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但人们又担心强政府损害人民的权利,该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意图:引导学生较为全面了解当时美国人对政府权力的认识,避免形成片面认识;并由此营造出思维冲突,保证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二、宪法制定
        (一)争论1:如何建立一个既赋权又限权的联邦政府?
       理论根据:出示《论法的精神》节选,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孟德斯鸠防止专制的主要措施。 
       具体实践: 一是赋权:出示《1787年宪法》部分条款,要求学生阅读,指出美国联邦政府获得了哪些权力,这体现了哪些原则?教师总结:联邦政府获得了最高行政权、军事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确立了联邦法律高于地方的原则。 二是限权:要求学生根据课本和自主学习知识,制作美国联邦政府分权与制衡的示意图。教师择优解读。
       知识运用:阅读《总统分项否决法案》风波: 
       1、根据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提案有否决权,但对同一提案,总统要么全部赞成,要么全盘否决,不能赞成其中一部分,反对另一部分。国会议员常常利用这一规定,在总统赞成的重大法案里,比如年度拨款法案,绑定一些令总统头疼的小条款,以逼总统就范。上述做法被形象地称为“掺沙子”。总统们对该做法会是什么态度? 
        2、1996年国会却推出了《总统分项否决法案》,赋予总统分项否决一个提案中不同条款的权力。时任总统的克林顿对此会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会是个好人,后继者怎么样,就只有天知道了。 ——(美)富兰克林)
      ( 意图:使学生体会富兰克林等政治家们对权力担忧的先见之明,深刻认识到人和道德是靠不住的,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1997年,克林顿利用这项权力在签发1998年预算案时,否决了一项关于医院和农民减税的措施。结果,纽约市表示“伤不起”,该市遂将克林顿告上了联邦法院,你认为该市会以什么理由来打赢这场官司? 
       4、一审克林顿败诉。最后双方一直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以6:3的多数,裁决《总统分项否决法案》违宪。你认为最高法院的理由是什么?对此判决,国会和总统会是什么态度? 
       (意图:本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运用多段不同类型史料,采取多种活动方式,继续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了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和运转过程,准确理解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认识到三权分立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并为评价宪法做好铺垫。)
        (二)争论2:国会议员名额如何分配?
        争论3:奴隶制存还是废? 
       出示表格,教师设问: 大州、小州的矛盾 弗吉尼亚方案:议会分成两院制,两院代表均按各州人口多少决定。 新泽西方案:每个州在一院制国会中拥有平等的投票权。 南方、北方的矛盾 部分北方代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废止奴隶制。奴隶不能被计入用于计算代表众议院代表数目的人口中。 南方代表要求奴隶被计入用于计算代表众议院代表数目的人口中。 请大家仔细观察表格中不同的方案, 
       (1)比较关于国会议员名额分配的弗吉尼亚方案和新泽西方案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个方案代表了小州的利益?
       (2)比较关于奴隶制问题的南北方代表的不同主张。
       (3)将这些方案与1787年宪法的相关内容再来比较一下,大家有什么发现?这体现了美国政治家们怎样的政治智慧? 教师总结:从表格中不同方案来看,可以说针锋相对,反映了制宪会议上各方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各方曾坚持己见,不肯让步,因此,小州的代表曾多次威胁要退出制宪会议。而最终结果我们却发现1787年宪法中都体现了上述方案的部分内容,这说明了妥协是化解冲突、达成共识的重要途径。
      ( 意图:通过比较,提高了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说明了矛盾之尖锐,制宪之艰难,使学生体会到成果的来之不易,感悟美国宪法之父们的政治智慧。)
       过渡:富兰克林曾把把宪法比作“太阳”,太阳给人带来温暖的同时,还有些人仍身处寒冷之中。我们该怎样评价这部宪法呢?出示材料,学生讨论。
       材料1:民主派领袖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 
       材料2:宪法保留了可耻的奴隶制度,维持种族歧视,没有规定保障劳动者的任何权利,却使广大劳动群众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王荣堂:《欧美近代史纲》)
      材料3:三权分立、互相制衡无疑具有反专制独裁的历史进步意义。(关绍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4:它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去代替《邦联条例》下面的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这一方面有利于一个全国性市场的形成,有助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使得这个新国家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足够的军队,以对付英国和西班牙的威胁。(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材料5:优良政体的真正检验标准在于它能否有助于治国安邦。(《联邦党人文集》) 
       分层设问:(1)我们该如何理解材料1中杰斐逊的观点呢?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观察材料2、3、4,他们又是分别从什么角度进行评价的呢?
       (3)而当时的联邦党人,如富兰克林等人对美国政体又是如何评价的,由此我们能否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废除奴隶制的原因?这体现了怎样的宪法精神?
       (4)将上述评价与课本比较,有什么不同?根据上面的思考,我们该如何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教师总结: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不同的人从各自立场出发得出了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这启示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物。前面我们提到,美国宪法体现了妥协精神,而杰斐逊和联邦党人的观点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不同追求,宪法的最终达成则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实现了平衡,突出反映了务实理性的精神。 
       (意图:学术型课堂强烈关注证据意识和分层意识。上述设问意在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和态度,以及分层理解历史事物并对其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
       过渡:出示油画《美国宪法签署》,请学生观察画中人物的服饰、表情等,并指出费城的夏天是炎热潮湿的,为防止泄密,代表们将房间门窗密闭起来,接着设问:在这样的环境里,代表们为什么能够坚持数月之久直至达成协议?请大家根据前面的学习和下面这段材料,总结归纳原因。 (参加制宪会议的)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曾说: 我们现在却要完全靠沉着冷静的理性,来思考这个政府体制会对那些甚至尚未出生的人的幸福会有什么影响。这个责任,真正是艰巨得无法测量。 
       (意图: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使进一步认识到美国宪法之父们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服务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
       三、宪法的实践者和捍卫者 
       过渡:制宪会议结束后,有人问富兰克林:“我们得到了共和国还是君主政体?”富兰克林回答说:“要是你能够将它保持住,你就得到了共和政体。”大家怎么看富兰克林的这个回答? 教师:富兰克林所学的“它“显然指的是宪法及其原则。富兰克林实际上指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宪法制定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把文字转化为改造现实的力量才是关键。美国之父华盛顿是如何实践和捍卫宪法的呢?这对后世有何影响呢?请大家结合材料思考这两个问题。 
        材料1:现在辞掉这一职责时,我要说的仅仅是,我已诚心诚意地为这个政府的组织和行政,贡献了我这个判断力不足的人的最大力量。 
——华盛顿《告别辞》
       1796年9月17日发布 材料2: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焊工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一案中,裁定在公立学校中实行种族隔离是不平等的,是违反宪法的;公立学校应实行黑白合校。这一判决,立即引起南部各州的强烈反对和抵制。艾森豪威尔总统虽然也不喜欢此一判决,但当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奥瓦尔•福布斯运用州国民警卫队禁止地方教育委员会执行法院判决时,他不得不根据联邦最高法院判决,为维护宪法的尊严,调动美国陆军保护9名黑人学生进入白人学校。 
        材料3:奥巴马总统宣誓就职图片及誓词(宪法第二条):我谨庄严宣誓(或郑重声明),我必忠实履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教师:华盛顿任职期间建立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开创了美国总统连任不能超过两届的先例,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布朗案和奥巴马的宣誓,我们知道,正是上自美国总统、下至普通民众长期尊法、护法、用法,才使得美国的民主日益发展,才有了今天“黑”人入主“白”宫的奇迹发生! 意图:三段材料由历史到现实,用事实告诉使学生服务国家、服务民族的责任感不是虚假、空泛的,而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强烈的法治意识和行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部分:感悟历史 出示材料。教师:“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温家宝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民主和科学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也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或价值观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课后,请大家围绕这节课谈谈学习体会,形成一篇小论文。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最后,用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一句话结束这节课:“我们的未来,只有靠我们自己去创造。”你们的思考和文章就是创造未来的切实行动!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美国1787年宪法”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江苏”,所属分类为“高中历史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江苏”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