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芣苢》《插秧歌》山东省青岛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9926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芣苢》《插秧歌》山东省青岛

视频标签:芣苢,插秧歌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芣苢》《插秧歌》山东省青岛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芣苢》《插秧歌》山东省青岛第十五中学教学设计

部编必修上第二单元群文阅读 为劳动而歌 《芣苢》《插秧歌》教学设计 山东省青岛第十五中学 王绯霞 教学目标: 1.品诵: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 2.探究:鉴赏表现艺术,品味诗歌魅力 3.感悟:感受劳动之美,认识劳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 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 2.感受劳动之美,体悟劳动价值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吟唱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吟唱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联想想象法 课前学习活动: 1. 回顾初中已学的《诗经》篇目和杨万里的诗歌。 2 2. 熟读诗歌,疏通诗意,扫清文字障碍。 3. 小组合作,在诵读基础上自由吟唱《芣苢》。 4. 思考探究劳动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为劳动而歌,一起学习《芣苢》《插秧歌》。首先看看来自远 古的绝响。 Ppt 导:自远古的绝响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 哉! 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诗,鲁迅称之为“杭育杭育派”,《弹歌》记录了狩 猎场面,另一首请大家读出熟悉的两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都 写了劳动。 【设计意图】激趣,从诗歌的起源入手,引出两首劳动之歌。 二、反复诵读,感受劳动之美 第一首:《芣苢》 1.诵:朗诵《芣苢》,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3 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请大家齐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品:读诗如赏画,发挥想象并描述画面。 请学生想象两首诗的画面: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情? 明确:插入芣苢的介绍,可食可药。想象春日女孩子结伴一起采摘芣苢 的情景,结合学生“诗意黔行”的游学活动,体会劳动之美、劳动之乐。 3.联 Ppt:清人方润玉《诗经原始》如是说: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 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 情之何以移,而神何以旷。” 小结:融入自然,踏歌而作。(板书) 3.唱:学生纯人声伴奏小合唱表演。 小组展示纯人声伴奏的吟唱,加入口哨、节奏、和声。 欣赏视频:经典咏流传《芣苢》童声吟唱,师生相随和之。 第二首:《插秧歌》 1.诵:一生朗诵《插秧歌》,把握诗歌节奏。 2.品:读诗如赏画,发挥想象并描述。 Ppt:何事?谁唤谁?何情? 《插秧歌》中两个无主句“唤渠朝餐歇半霎”和“照管鹅儿与雏鸭”中,“谁”唤, 4 “谁”答? 明确:“田妇”“翁媪”“家中小女”“邻居”“诗人杨万里”唤,“田夫”答。学 生也可有其他答案,各抒己见,抓住 “照管”一词,疑义相与析。在此过 程中让学生想象诗歌未尽之言,模仿呼唤者的口吻,体会留白之妙,同 时领略一家子在农忙季节老少齐上阵,分工合作,忙而有序,配合默契, 相互关心的人伦之美。 问:只有乐吗?明确:苦中蕴乐。“雨从头上湿到胛”,不过一想到 “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场景就会忘掉劳作之苦。联系本单元之前所学,“喜 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英雄”怎么理解?比农夫,《插秧歌》 用了“兜鍪”“甲”这样的比喻,突出气氛的紧张,农民的不辞辛苦。 明确:《芣苢》融入自然,踏歌而作;《插秧歌》苦中蕴乐,人伦之美。 (板书) 3.联:读稼轩词,品田园风。学生齐读《清平乐 村居》。 PPt: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5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吟唱,想象画面,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超越 时空,走入其中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其中表现出的 劳动之美。 三、对比探究,感受艺术魅力 Ppt:小组合作探究:《芣苢》《插秧歌》都描绘了劳动的场景,艺术表 现上有何特点?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 “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 画意。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 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 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 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 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 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用词、句式、修辞、语言特色等,探究两首诗的 不同艺术魅力。 四、小组合作交流,体悟劳动价值 Ppt 悟:读诗亦如读史,有益于现实和人生 (2019 全国卷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 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 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 “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 “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 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就以上现象,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学生探究交流,展示模仿诚斋体之作劳动歌。 晨起歌 夜来不睡早不起,挣扎起来眼迷离。 摆齐桌椅擦亮镜,刷净马桶又擦地。 把门打开身欲离,恍而惊起床头倚。 【设计意图】:利用 2019 年高考作文题,引导学生探究劳动的价值 和劳动的重要性。“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在人类进 化和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天也依然需要劳 动,社会是劳动者共同推进的,要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悟:当李子柒比肩袁隆平,我才读懂这个女孩的可怕。 李子柒可怕吗?播放视频《水稻的一生》片段。学生回答。 由农业部将李子柒选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的新闻引导学生 思考,播放李子柒的视频《水稻的一生》,李子柒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劳动 者,而且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将田园牧歌似的中国农村生活诗意地呈 现出来,并且传播到海内外,很好地诠释了劳动的现实意义和诗意之美, 李子柒用行动告诉我们,诗意不仅在远方,更在眼前。她是青年人学习 的榜样。不是可怕,是可敬。青年人要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劳动, 热爱劳动,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诗意的栖居。 写:教师展示原创诗歌。 Ppt: 致李子柒 李家有女名子柒,长发飘飘着布衣。 红尘浮华一朝别,绿水青山尤可栖。 勤事大母无难色,躬亲劳作园田居。 牧歌曲曲动海外,比肩袁老事非奇。 【设计意图】在交流与分享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地在学习实践中丰富对 社会劳动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情感的体验,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 8 能力。 板书设计: 芣苢 插秧歌 融入自然 苦中蕴乐 踏歌而作 人伦之美 作业设计: 【必做】(2019 全国卷Ⅲ) 诗歌鉴赏《插田歌》。 (2019 全国卷Ⅰ)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 9 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 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 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 情。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 不同?(6 分) 参考答案: (二) 14.B 15.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 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 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选做】李子柒走红海外惹争议,有人叫好,有人却认为是作秀,你怎么 10 看?写一段不少于 400 字的文字。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芣苢,插秧歌”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芣苢》《插秧歌》山东省青岛”,所属分类为“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统编版语文高一上册《芣苢》《插秧歌》山东省青岛”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9926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