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山外有山》课例视频(一)

本站QQ客服在线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山外有山》课例视频(一)

视频标签:山外有山

所属栏目:小学美术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山外有山》课例视频(一)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山外有山》课例视频(一)

《山外有山》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析
咫尺之间,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寻之峻。以大观小,小中见大,中国山水画可观、可游、可居的艺术境界。对于山水的把握从三个维度推进:一为对山形山势的知觉活动,即用什么样的形和线来表达山脉的形态和动势;二则,在山势的感知基础上呈现一起一伏、一收一放的空间之韵,真如清代笪重光在《画筌》里所说的“一收复一放,山渐开而势转;一起又一伏,山欲动而势长”,和“山之厚处即深处,水之静处即动时”,正是展现山水虚实关系与造型表现运动的关系和韵律;三为高、深、平、阔的境界变幻之美,郭熙对一山有三远这样的论述:自山下而仰山上,背后有淡山者为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者,谓之深远,自近山边低坦之山,谓之平远。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自有人在山中游、仰、居的意境,融人、山、水于一体的境界,凸显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从罗恩菲德对儿童视觉发展的分类来看,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党群年龄阶段,而此阶段的儿童空间的最大经验就是重叠,这重叠经验的重要性既表现为可以导致三度空间表现的渐增概念,而且还意味着这阶段的儿童能觉察到其他物体的存在。所以,对于山形和山韵、山境的三重关系,更看重于山形的把握,以及山的空间之韵的感知和链接。根据链式美术教育观的认识,在本阶段的教学中以知觉为节点,推进知觉的唤醒、链接、发展,在空间意识的发展中重在空间的层次性,即空间的收放、起伏,以此链接山形、山韵。同时,关注学生对于物象的感知和获得,从无意走向有意,将空间视像与内在情感体验融合起来。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指出:一切知觉中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包含着创造。用艺术的方式把握生活的能力,并不是少数几个天才的艺术家特有的,而是属于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的,因为大自然给每一个健全的人都赋予了一双眼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山水画中的浸染技法,并熟练应用于山水空间的近景、中景、远景的表现。
2.在探究、发现、欣赏、实践中通过起伏、收放来表现山外有山的空间层次和韵律。
3.在山水的感知和创作中,感受江南山水的秀丽和柔美。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以浸染技法表现山外有山的空间层次和韵律。
2.难点:用浸染法有意识表达对山外有山的体验和联想。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相互熟悉,推荐西湖美景:
1.请学生来介绍:作为杭州人,杭州有哪些地方值得推荐? 学生交流,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2.师小结:西湖的美,它不仅仅是有了三潭,有了断桥,还有和它周围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图片。
(在山的衬托下面,西湖更美!)
3.教师板书——山,并且小结。
(一)情境启觉  感知山形
1.欣赏风景,分享感受。
(1)视频播放:沿着钱塘江到富春江的一路风光视频。
(2)交流感受:这一路的风光带给我们怎么不一样的感受
(有种幽静的感觉,可能会有神仙在里面。)
(好像是在仙境。)
2.分析山形,表达感受
(1)引导学生发现山的形态,用手势来比划。
(2)学生交流山形的感受。
(这山的感觉很秀丽。)
(3)教师小结:富春江一带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写诗作画,成就了很多经典的作品。                                                                                   
(二)原型建构  发现层次
1.教师示范:
(1)师引导:山形的曲线带给我们秀丽、宁静、柔和的感觉,我们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呢!讲解:这是一根滴管,让它喝足墨汁,看到了吗?
(2)教师示范,用水墨浸染法演示:首先轻轻的在水面上滴上4——5滴墨汁。然后将纸垂直下去,再潜水,取出来就可以。(展示)
2.学生尝试:
(1)学生体验尝试,成功后夹在宣纸本子里。
(2)学生静静欣赏自己的画,看到了什么 ?
(3)有选择地展示学生作品。探究不同坡度的山形如何表现?
(生:有时是把纸弯起来,再放到水里。有的是直接平的放到水里。)
3.揭示课题:
师小结:其实,这样的一座山,它只是一座。刚才我们看到的山是连绵不断,山外有山。(板书课题:山外有山)
4.发现层次:
(1)如何来表达山外有山的层次性,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层次。
(2)按照学生交流的想法,用一层叠一层的水墨浸染的方法表现山外有山的层次。学生再次实践探索。
(3)把成功的作品放在本子上,静静地看,美美的欣赏山外有山的风景。学生交流成功的喜悦和经验。
(4)感受自己创作的作品有什么感觉?(秀丽的感觉、挺拔的感觉等)
(三)赏析拓维,链接知觉
1.欣赏风景,解析山与山的层次关系。
(1)图片展示山的景色,分析近景、中景、远景的变化。
(2)交流如何表现山与山的层次。
(前景做的很深,中景稍微淡一点,远景很淡很淡。就是根据墨色变化,就形成了近景、中景、远景。)
2.解析名画,品鉴山外有山的创作,体验山的韵律表达。
欣赏600多年前在富春江畔隐居的黄公望先生的作品,一幅是《九峰雪霁图》,一幅是《富春山居图》的两个局部:山是怎么组合表现的?
3.对比欣赏黄公望先生创作的《富春大岭图》作品和实景地,发现如何表达山的层次关系?发现创作中变了什么?
(1)学生欣赏交流(远景变高了;颜色变淡了;原来无形的轮廓线被他勾画出来)
(2)解析作品中收放对比关系的处理,学生交流。
(3)感悟画家所表现的是自己心中的山,表达怎样的意境?
(四)整合创生   内化知觉
1.学生小稿描绘,根据小稿有意创作
(1)两位同学之间讨论一下,打算创作一幅怎样的收放自如的作品。并在白纸上用铅笔淡淡地描绘一下。
(2)学生有意识地按照描绘的小稿轮廓进行创作。
2.学生评析,交流创作感受,体验山的意境之美。
(1)通过这种收和放的表现,你有什么创作感受
(2)这样的山的表达,带给你怎么样的意境感受?学生交流。
3.名画欣赏,体验和表达山水意境。
(1)解析黄公望先生画了两幅《快雪时晴图》,表达的场景是同一个地方,但是,画面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交流。
(2)感受音乐,链接对《快雪时晴图》的韵律体验。教师播放2段音乐,学生表达感受。
(3)解析音乐,深入对两幅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教师用动画线来展示2件作品的旋律起伏,学生交流感受。
(生:我觉得第二段音乐就是第二幅作品表达的起伏感。因为那个音乐比较紧凑!
师:节奏很快!很紧凑!一幅是紧凑的,一幅是非常豪放的。你猜猜黄公望先生为什么这样去表达同一个地方的两件作品?
生:我觉得他创作第一幅画的时候,心情比较愉快!创作第二幅画的时候,心情有点难过!
师:这种难过,你从哪感觉到的?
生:因为,他画得很紧凑!
生:我觉得第一幅作品,画家当时心情比较舒畅。第二幅画作者心情比较焦急。
师:舒畅、焦急、欢愉、难过。所以从这两件作品,可以看到黄公望先生不同的心 境。而这种心境,就像刚才同学所说的,根据山脉的起伏,有的地方很高,有的地方很低。教师板书:起伏)
(4)重新组合不同的山形,体验山水的意境之势,感受自己的心境表达。
学生拿出所有的作品,两位同学合作,摆出你认为能够表达你所创作的山的心境!
(5)展示学生拼合以后的山外有山的作品,教师摄像,屏幕播放作品,学生谈感受和心境。
(五)滋生延情,发展知觉
1.教师演示大作品。每一组一桶大水,所有同学通过大屏幕观看教师的演示,感受宏大山水的表达。
2.学生小组合作大幅作品的创作,教师指导!作品连续贴上报告厅的四周墙上。
3.摄像镜头拍摄欣赏作品,学生仰望上水作品,感受《江山如此多娇》的作品意境和壮丽。
4.结束语:
孩子们,我们创作了小型的山水,也创作了大型壮美的山外有山。我们的惊喜,我们的心境都表达在语言当中,都表达在我们的眼睛中!感受和创造了新的山外有山。我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对自然,有新的感受和体验!只有用心去体会,你才发现生命的存在。
板书设计
                   山外有山
 
                         深浅
        山    层次       收放      心
                         起伏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山外有山”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山外有山》课例视频(一)”,所属分类为“小学美术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山外有山》课例视频(一)”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