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1.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陕西省 - 西安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1.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陕西省 - 西安

视频标签:认识无理数

所属栏目: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1.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陕西省 - 西安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二章 实数 
1.  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章《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勾股数,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勾股数,甚至有些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连有理数都不是,例如:①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不是有理数,②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是有理数,这为引入“新数”奠定了必要性. 
教材分析: 
《认识无理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理由.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训练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与钻研精神. 
 
                    
             
                    
                            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为真理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知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数. 2.会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难点】 
1.把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动手操作过程. 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无理数的故事》,引入课题——认识无理数。 
师:同学们已经上了好多年的学,学过很多的数,我们能概括一下都学过哪些数吗? 
生:在小学我们学过自然数、小数、分数、质数、合数. 生:在初一我们还学过负数. 
师:对,我们在小学学了非负数,在初一发现数不够用了,引入了负数,即把从小学学过的正数、零扩充到有理数范围,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有理数范围是否就能满足我们实际生活的需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组,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和剪刀,认真讨论之后,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的正方形,好吗? 
生:好! 
(学生非常高兴地投入到活动中.)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请同学们把自己拼的图展示一下. 
同学们非常踊跃地呈现自己的作品给老师. 师:现在我们一齐把大家的做法总结一下: 
 
                    
             
                    
                             
师:下面再请大家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假设拼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a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生:因为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所以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a2=2. 
生:由a2=2可判断a应是1点几.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前面我们已经总结了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那么a是整数吗?a是分数吗?请大家分组讨论后回答. 
生:因为12=1,22=4,32=9,…,可知整数的平方越来越大,所以12<a2<22, 所以1<a<2,所以a应在1和2之间,故a不可能是整数. 
生2:因为两个相同最简分数的乘积仍为最简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 师:经过大家的讨论可知,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像a这样的数,由此看来,数又不够用了. 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 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 2.做一做: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1)在下图中,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那么b应满足什么条件呢? (3)b是有理数吗? 
师: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勾股定理的内容. 
生: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则有a2+b2=c2. 师:在这道道题中,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斜边长为b,根据勾股定理得b2=12+22,即b2=5,那么b是有理数吗?请举手回答. 
 
                    
             
                    
                            生:因为22=4,32=9,22<b2<32,所以b在2,3之间,不可能是整数. 生:没有两个相同的分数相乘得5,故b不可能是分数. 生:因为没有一个整数或分数的平方为5,所以b不是有理数. 师:大家分析得很准确,像上面讨论的数a、b都不是有理数. 再一次说明:数不够用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 3. 经典例题(多媒体出示) 
    例:在△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高,如图,若AC=10cm,BC=8cm,(1)求以AD的长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2)判断AD是否为有理数,并说明理由. 
生:(1)∵AB=AC=10cm,BC=8cm,AD⊥BC,              ∴BD=CD=4cm 
             ∴AD2=AB2-BD2=102-42=84 
             ∴以AD的长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84cm2;     生:(2)∵AD2=84, ∴AD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              即AD不是有理数.  
进一步说明:有理数真的不能完全解决实际问题。  
4. 找一找: 
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 的线段. 
   
 
生: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有AB,EF 
生: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有CD,GH,MN. 5. 画一画: 
 
                    
             
                    
                            你会在下面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面积为10的正方形吗?试一试.      
    解:构造直角三角形AEB,使两条直角边AE=3,EB=1,以斜边AB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CD,正方形ABCD就是所求的正方形. 
理由:在直角三角形AEB中,由勾股定理得,AB2=AE2+EB2=32+12=10,正方形ABCD的面积=AB2=10.     
6.思维提升: 
在下面在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1.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 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7.知识拓展: 
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以AB为边画直角△ABC,使点C在格点上,且另外两条边长均不是有理数,满足这样条件的点C共_____个.  生:如图满足这样条件的点C共4个: C1,C2,C3,C4。    
 
 
                    
             
                    
                            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 三、课堂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 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 四、拓展提高 
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220xx 的x;       
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 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五、读一读 
无理数的发现(教材第24页) 六、作业布置 
1. 教材25页习题2.1. 
2. 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250xx的x.   
3. 下图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     
 
                    
             
                    
                             
七、老师寄语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用拼图游戏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把课程内容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呈现出来,然后进行大胆置疑,生活中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那它们究竟是什么数呢?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获取新知,创设了积极的氛围.在教学中,不可盲目的抢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与操作,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为了给下节课埋下伏笔,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新数”不能表示成分数,为无理数的教学奠定好的基础.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认识无理数”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1.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陕西省 - 西安”,所属分类为“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1.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陕西省 - 西安”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