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千古诗心忧 万般难眠愁 石壕吏课堂教学案例》绵阳外国语学校定稿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9926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千古诗心忧 万般难眠愁 石壕吏课堂教学案例》绵阳外国语学校定稿

视频标签:石壕吏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千古诗心忧 万般难眠愁 石壕吏课堂教学案例》绵阳外国语学校定稿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八年级下册《石壕吏》绵阳外国语学校定稿

千古诗心忧  万般难眠愁
——《石壕吏》教学设计
授课者:绵阳外国语学校 胡晓舟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诗歌,把握节奏和感情,感知诗意。
2.通过品读诗歌,涵泳字词句内涵,体悟情感。
3.通过悟读诗歌,了解叙事诗特点,赏析手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品读诗歌,涵泳字词句内涵,体悟情感。
2.通过悟读诗歌,了解叙事诗特点,赏析手法。
教学难点:
赏析叙事诗的材料裁剪、形象塑造、留白手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曾学习过杜甫的名篇《望岳》,对杜甫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对其作品认识,大多停留在《望岳》所呈现的青年杜甫的积极向上和雄心壮志;或是对杜甫及作品有模糊的了解,对杜诗现实主义风格认识尚浅,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理解不深,无法独立品味诗中精炼的语言。另外,在朗读方面,学生能力有限,有待于老师引导和点拨。
文本解读: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事实里面,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面,尽量让事实本身说话,在事实的诉说中寄予了作者对安史之乱的控诉和对百姓的无限同情。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色即傍晚时分,百姓此刻躲无可躲,诗人也是辗转很久才到了石壕村,这个时间官吏才来捉人,说明其狡猾、狠毒。用“捉人”而不是“征兵”,说明百姓是被强迫带走的,“捉”字仿佛让我们看到,百姓在前面跑,官吏在追,追到了,抓了就走,更点出了百姓惧怕战争。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对比之下,石壕吏凶恶、暴虐,更显出百姓的卑微可怜、生活困苦。“听妇前致词”领起对家中景况的叙述,突出战争的频繁惨烈,带给百姓和普通家庭的巨大伤痛,蕴含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方面表现了儿媳泣不成声的伤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
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诗歌用“独与老翁别”一句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是叙事又是抒情地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所以才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
引领学生研读诗歌,再现岁月沧桑,涵泳圣人诗语,感悟圣人情怀,乃课堂价值所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夜晚有百般情态,世人有万般境遇,而在诗歌长河中,诗人也在那些漫漫长夜,写下了悠悠情思,请齐读:
【投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思亲念家让李商隐在巴山之夜难眠。
【投影】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范仲淹《渔家傲》
战事不绝让边塞将士在孤城夜不成寐。
【投影】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唐】杜甫《石壕吏》
石壕村的夜晚又为什么让杜甫辗转难眠?今天我们就和杜甫一起走进那个“泣幽咽”的晚上。
 
二、读诗入情
1.请同学们先看屏幕,将屏幕上每个词语齐读两遍。现在请大家把这些词语在自己书上相应的位置标注出来。(板书:题目,作者)
【投影】
石壕(háo)   逾墙 (yú)     邺(yè)城戍 (shù)
老妪 (yù)     幽咽(yè)    河阳役(yì)
现在我们来齐读诗歌,要求读准确,读流畅。   
2.范读诗歌:大家读得非常准确,但语气和节奏还需要加强。现在,我们来听一遍录音的范读。请同学们边听边领会,并给诗句标上重音和停顿。
3.齐读诗歌:(投影出示划分好节奏和重音的诗歌)请同学们根据标好的重音和节奏,模仿刚刚范读的语气语调,自由朗读。现在,我们一起再诵读一遍诗歌。
 
三、读诗悟意
1. 这一遍大家读得很好,老师听出了一种故事感。那么今夜,杜甫走进石壕村,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能用诗中的一句话进行概括么?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2. 请同学们将这个句子勾画出来。诗歌开头第一句就交代了事件,我们来齐读这个句子。那么以叙述事件为主的诗歌,我们称它为——叙事诗。
在读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到了同学们将红字部分进行了重读处理。哪位同学来分析下,为什么我们特别关注到了这几个字?
夜晚捉人,百姓无处可躲,官吏的狡猾凶恶。
用“捉人”而不是“征兵”,说明百姓是被强迫带走的,“捉”字仿佛让我们看到,百姓在前面跑,官吏在追,追到了,抓了就走,更能点出百姓惧怕战争。
3.官吏为什么要捉人呢?往往与战争有关系。杜甫是在记录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叫——安史之乱
【投影】(请一位男生读一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赶往华州。他在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4.那么在这场战争中,百姓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在这首诗中,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概括百姓的生活?

我们来齐读一下这个句子:妇啼一何苦!
5.诗歌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苦”?
丧子之苦:三男去两;存者且偷生。分析“且”“长”“矣”。
生活之苦:更无人;无完裙
应征之苦:自请随去。分析“急应”“犹得”
     6.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感受到了百姓切实的痛楚和悲伤。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一读这个句子。
【投影】妇啼一何苦!
7.面对百姓的苦,官吏是什么反应呢?(吏呼一何怒!)
我们来齐读这两个句子,读出双方的感情来。
【投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四、读诗得法
1. 是啊,百姓是多么的苦,而官吏却是多么的怒!通过分析,我们能切身的体会到了妇人的“苦”,那么“吏呼一何怒”又表现在哪里呢?——没有直接能看出来的地方。
也就是说,官吏所“呼”的内容应该是隐藏在了老妇的致词中了。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尽量使用符合原文语言风格的词句来补全对话。前两句已经填好了。
【投影】
石壕吏:__家中何人在!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_尚有他人否?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 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讨论之后,出示
【投影】石壕吏: ①家中何人在!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②尚有他人否?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 ③何故有啼哭?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 ④孙母在何处!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⑤必带一人去!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2. 请男生读石壕吏,女生读老妇人,想象他们对话的语气和神态,我们来模拟当时的对话。谁来评价下自己读得怎么样?
3.这真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杜甫为什么要省略他们的问话而突出老妇人的致词呢?要知道题目是《石壕吏》而不是《石壕妇》啊。
总结来看,诗歌要精于裁剪,用藏问于答可以高度精炼,用妇人可怜可以衬托官吏凶残。而这些都达到了留白的艺术效果。请齐读:
【投影】
(1)妇人可怜衬托官吏凶暴更见其妙。
(2)藏问于答高度精炼多有想象空间。
(3)叙事诗歌精于剪裁使之留白丰富。
5.其实,这首诗歌的留白还有很多处,大家不妨试着找到一处,想象这个地方可能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如:(1)“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想象逃走前老翁和老妇的对话。
(2)“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想象临行前老妇对孙媳的叮嘱。】
6.你看这些内容,诗人都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诗人文字的缝隙,用想象来填补诗歌,从而能更深刻的理解诗歌。
 
五、读诗识人
1.从对诗歌的细节想象和情景还原,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百姓的痛楚和官吏的凶暴,那么在诗歌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杜甫呢?请同学们从诗歌中找找看,这一夜,杜甫做了些什么?
听妇前致词    如闻泣幽咽     独与老翁别
2.老妇的致词,这家人的深夜幽咽都一字一句,一点一滴的滴在了诗人的心头。面对战争,面对征兵,杜甫虽然无能为力,但他选择成为这个苦难时代的记录者。他始终将双眼看向底层,用双耳倾听民声,他以一只笔,以一首首诗,写尽了普通百姓的生存艰难,以悲悯之心记录下那一段段“哀沁心脾”的人间悲剧。请齐读:
【投影】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自己屋漏床湿的境遇里,他想的是天下寒士的温饱)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垂老别》
(在战乱频发的年代,他看到的是百姓的水深火热)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在抽丁征兵的现场,他听到的是亲人死别的撕心裂肺)
这便是杜甫,每一个时代,都有值得尽情歌颂的荣光,也有需要深刻凝视的苦痛。而唯有常怀悲悯之心,方能写出像《石壕吏》这样的忧民之作。
所以,有一首赋这样赞美他:
【投影】
伟哉杜甫,流芳千古;忧民尧舜,漂泊孤鹜;
饥肠辘辘,哀歌处处;壮志难酬,行吟野赋;
讴云颂月,吐尽疾苦;诗韵天成,难抒痛楚;
世上疮痍,天寒日暮;山河破碎,涕泪湿褥;
颠沛一生,德音卓著;伟哉杜甫,流芳千古!
 
五、课堂小结
结语:这节课我们和杜甫一起走进了石壕村的夜晚,感受了石壕村民的痛苦,石壕吏的凶恶,体会了留白艺术的高妙,领略了杜甫的悲悯情怀,最后,我们齐读课堂小结。
【投影】
解读叙事诗,先从事入手。
情理在事外,形象有美丑。
留白大手段,细读莫遗漏。
千古诗心忧,万般难眠愁。
杜甫善歌吟,诗坛称不朽。
给同学们一点时间,把这首诗歌背下来。
下来后,如果想对诗人有更多的了解,可以读读冯至写的《杜甫传》;愿意读点古文的话,还可以读读《新唐书·杜甫传》。谢谢同学们,下课!
 
六、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听     悲 悯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石壕吏”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千古诗心忧 万般难眠愁 石壕吏课堂教学案例》绵阳外国语学校定稿”,所属分类为“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千古诗心忧 万般难眠愁 石壕吏课堂教学案例》绵阳外国语学校定稿”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9926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