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新疆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9926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新疆

视频标签:十六年前的回忆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新疆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新疆

附件2
统编教材六年级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
【设计理念】
本课选自统编教材六下第四单元第11课。本单元课文均为革命历史文化题材。单元学习目标为“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课设计着力于“借助文本,体会人物品质”这一能力的提升。本课所叙事件距离今天年代久远,其中涉及到的历史对学生的理解课文造成一定困难。因此,教学时应特别关注学情,鼓励事先预习,查找资料。在课堂中,我会根据文本内容适当补充一些课外资料,深入文本的细节,帮助学生了解一段特殊历史,认识李大钊其人的革命情怀和父亲形象,受到他精神与思想的洗礼。同时,基于文体是回忆录的独特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文体特点,为真实参与回忆录文体阅读做准备。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会写“稚、避”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埋头、幼稚”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作者回忆的内容,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3.关注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4.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关注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作为革命者和父亲的形象。
【教学难点】
借助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查阅了解李大钊的事迹和当时的背景年代资料。
2.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能正确理解“含糊、魔鬼、残暴、严峻、乱蓬蓬”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作者回忆的内容,梳理出回忆的线索和细节。
3.关注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外貌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4.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先辈的革命事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借助资料,初识李大钊
一、读课题,了解“回忆”的人
1.齐读课题,提问:课文回忆的是谁?(作者的父亲李大钊先生)2.继续追问:借助资料,用一两句话说说你了解的李大钊先生。
3.学生介绍李大钊,点评时注重学生对资料的理解和查阅资料的范围。
二、补充资料,建立对李大钊的初步印象
1.课件出示李大钊的两段资料(革命领袖形象和学者形象),造成反差,引导学生质疑:李大钊既然拥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为什么还要从事危险的革命工作?
2.小结李大钊的形象:看来李大钊先生是一位真正为国为民的革命者,请同学们怀着恭敬之意写下他的名字。(板书:李大钊)
板块二  从“十六年前”出发,理清“我的回忆”
一、聚焦“十六年前”,找出“我”回忆的时间线索
1.课文一共33段,1800余字,但“我”的回忆有清晰的顺序。课件出示“十六年前”的时间轴,浏览课文找出“我”重点回忆的几个特殊时间。
2.学生汇报“回忆”的时间,依次填于时间轴:那年春天、4月6日、十几天过去了、4月28日。
二、聚焦“我”的亲历、亲闻,理清“回忆”的内容
1.课文1800余字,记录了很多件事,但作为一篇回忆,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我”亲历、亲闻的事,所以这篇回忆真实可信,可以当作重要历史资料。请根据时间轴上的四个时间段,在课文中找出每个时间段里“我”都亲历、亲闻了什么事?
2.学生交流“我”亲历、亲闻的事件,课件总结“父亲坚持工作”、“父亲被捕”、“法庭提审”、“父亲被害”四个主体事件。
三、聚焦“回忆”内容,找到清晰回忆的细节
1.课文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事,如此长久的时间跨度,很多细节却依然回忆得很清楚,请找出这样的细节。
2.学生汇报交流清晰的细节,总结归纳:这些细节都联系到了父亲的言行、外貌和神态,因此让“我”记得如此清楚,仿佛发生在昨天。
板块三  品析父亲的言行、外貌、神态,感受父亲的形象
一、联系父亲和家人的对话,体会父亲对家人和革命的态度
1.课件出示父亲烧毁书籍文件时和“我”的对话,通过“!”指导朗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①父亲平日里对“我”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个时候一改往日的慈祥,而是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②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父亲含糊回答的原因。小结:原来父亲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保护“我”。(板书:保护)
2.课件出示父亲对母亲说的话,通过两个“?”指导学生读出坚决的语气。
①联系课外查到的资料,推测一下平时情况下如果母亲劝父亲,父亲会怎么做?
②学生联系查阅李大钊先生非常尊敬夫人的资料,推测平时母亲劝说的话父亲肯定会听。继续质疑:但这一次不但没有听,还非常坚决地对母亲说了这番话,是什么原因?
③小结:看来在父亲心中,党的革命事业高于一切,父亲必须为了革命事业选择坚守在北京,哪怕付出生命。(板书:革命)
3.课件出示父亲在被捕前对我说的话,通过两句话中间的“。”体会父亲的沉稳、不慌不忙的语气。
①依“枪”而思考,通过父亲的“枪”对比敌人的“枪”的句子,体会父亲和“我”当时面临的危险,质疑:这么危险的情况,父亲为何还会不慌不忙?
②学生联系课文体会父亲既要安慰“我”让我不要害怕,又准备决心牺牲自己的心理。感受到父亲在危难时刻依然想着保护家人的父亲形象。(补全板书:保护家人)同时感受父亲为革命事业做好了牺牲自己的准备,因此显得非常镇定。(补全板书:为革命牺牲)
二、联系父亲的外貌,体会父亲的伟大和革命战士的形象
1.课件出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联系课文插图和李大钊先生平日的画像资料,可以看出父亲的外貌和往日相比有什么反常之处?推测:父亲在狱中受到酷刑。
2.补充李大钊在狱中遭受酷刑的资料。质疑:遭到了如此巨大的痛苦,换作常人根本无法忍受,而父亲为什么还要在我们面前表现出平静而慈祥脸?
3.学生交流感受。父亲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好继续镇定地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升华评价:这是一位多么坚强的革命战士!(板书:战士)
 三、联系父亲的神态,体会父亲心中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父亲直到在法庭上与敌人周旋时依然保持着那份平静,齐读: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引导朗读:原来父亲平静的背后,支撑他的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生读)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2.与学生交流课外资料:1927年被称为中国革命史上流血牺牲最惨烈的一年,请学生举例。继续质疑:在革命形势如此危机的时候,父亲为什么还对革命抱有信心?学生交流想法。
3.补充李大钊先生牺牲前说的话,师生共读,引导学生读好三个“!”的语气,感受话语的力量,让学生体会到父亲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来源。
4.补充几段革命成功时刻的文字、音频资料,证明父亲的信心是正确的,激发学生对于李大钊先生的敬佩之情。
四、重现法庭对话,体会父亲为保护家人和为革命牺牲的决心
1.带着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带着这份安定和沉着,父亲最后的心愿就是让家人不要受到牵连,引导学生关注父亲与“我”在法庭上是如何默契地配合。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法官、父亲和“我”的对话,读出各自的语气,其他同学注意听三人对话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2.三位学生读后分别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当时情境下父亲和我一起保护哥哥、保护家人的做法。
3.小结:回顾初识资料上的李大钊的印象,再看“我”的回忆,李大钊先生不光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板书:父亲)
板块四  走出“回忆”,体会“我”对父亲的感情
1.今天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了解了父亲从被捕到遇难的过程,在作者心中,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所以她在文中的第一段就发出了这样的心声——(学生有感情齐读)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2.让我们也跟随作者一起,永远记住这个时间,也同时记住十六年前那段岁月,记住李大钊先生的光辉形象。(板书:1927年4月28日)
3.总结本课,引出下节课所学重点: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作者李星华女士的回忆,了解了父亲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下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去感受细节清晰、情节完整、内容真实的表达方法。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
1927年4月28日
保护家人   为革命牺牲
父亲          战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掌握“稚、避”等15个生字的写法,正确读写“抽屉、书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作者回忆的内容,感受到细节清晰、情节完整、内容真实的表达方法。
3.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回顾字词,了解作者创作回忆录的原因
一、复习词语,感受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1.课件出示三组词语,依次接力读词语。
2.这些词语中,哪些词用来形容敌人,哪些词用来形容李大钊?
二、回顾作者,了解创作回忆的原因
1.了解作者李星华,出示作者单篇回忆录和整本书回忆录作品,猜测:李大钊先生有5个子女,为什么都是由她来写下回忆录?
2.体会回忆录的文体特殊性: 1927年,16岁的李星华与父亲一起被捕。唯有她,亲闻、亲见、亲历了事件全程。
3.小结回忆录创作条件:亲闻、亲见、亲历
板块二  根据回忆录的标准,品析回忆作品
一、回顾课文细节,体会回忆作品的清晰
1.出示欣赏回忆录的标准:清晰、完整、真实。
2.回顾上节课所学,感受到作品的清晰,都是联系到回忆人物的言行、外貌和神态,小结:清晰的回忆,来源于对细节的清楚刻画。(板书:细节)
二、回顾课文情节,体会回忆作品的完整
1.课文回忆了很多件细碎的小事,联系上下文找一找:①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②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两件事是否能找到对应?
2.学生汇报在下文找到的对应事件。继续引导读文寻找:课文中其它事的背后,是否还有对应?学生自由读文汇报。
3.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师生配合朗读,体会“4月28日”这个日子我是怎样记住的,感受这个日子在我心中非常重要。
4.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文章开头结尾反复出现“4月28日”的作用,小结表达方法:首尾呼应。体会本课回忆的情节完整。(板书:情节)
三、补充历史材料,感受李大钊的气节,体会回忆作品的真实
1.回顾课文时间线索,四个时间节点,有两次清楚地记住了准确时间,是什么帮助“我”记住了这两个日子?
2.学生再读课文发现都与“我”当时读报纸有关,总结特殊的时间节点可以运用一些特殊方法记忆。拓展延伸: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时间用特殊方法记下来的?
3.如果其它两个时间,作者也写下准确的日子,你读起来会有什么感觉?小结:回忆需要有重要的证据,不准确的时间也能体现回忆的真实。
4.补充李大钊被害的其它资料,感受李大钊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板书:气节),质疑:如此有气节的史实,李星华为什么不写?
5.再次回顾回忆录的创作条件,不是作者亲闻、亲见、亲历的事,写进去会影响回忆的真实性。
板块三  运用欣赏回忆录的标准,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李大钊的精神品质
1.课外阅读《索薪斗争》,选自作者的整本书回忆录《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批注阅读这篇回忆,看是否达到细节清晰、情节完整、内容真实,可以表现父亲的气节。
2.学生默读后自由交流汇报,感受作者通过回忆录表现出李大钊的气节精神。
3.播放视频《觉醒年代》里李大钊的影视形象。
4.总结本课:名人会写自己的回忆录,重大的历史事件也会有相应的回忆录,这些都会构成历史的一部分,你在书上读过的几句话,也许就是别人的一生。让我们通过本课,学会——尊重历史。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星华
细节    情节    气节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十六年前的回忆”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新疆”,所属分类为“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新疆”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9926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