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习题课一道综合题的探究-北京市57中

本站QQ客服在线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习题课一道综合题的探究-北京市57中

视频标签:习题课,综合题的探究

所属栏目: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习题课一道综合题的探究-北京市57中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习题课一道综合题的探究-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

习题课----一道综合题的探究 

一.设计思路: 
初一第一学期学完了前三章代数的知识,这道综合题是海淀区初一第一学
期期末的最后一道压轴题,综合性确实非常强,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不仅要
对多种情况进行分类,而且还要进行取舍。题中出现了三个数,而且都是字母的形式,用到了方程的思想,把两个字母用含有a的代数式先进行表示,再列方程。虽然有难度,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道题,我觉得可以借助这道题教会孩子思考综合题的方法,从哪些方面来考虑。 
 
二.教学过程: 
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呢?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自从负数引入到有理数这个大家庭中后,数的运算就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本节课我们通过一道综合题的探究,看看最后大家都会有哪些收获。 
(一)对问题的初步认识: 
探究题目:在数轴上,点A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得到点B,点B向右移动n+1(n为正整数)个单位长得到点C,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b、c. 
(1)当n=1时,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个数的乘积为正数。 
①数轴上原点的位置可能是() 
A、在点A左侧或在A、B两点之间
 
B、在点C右侧或在A、B两点之间 C、在点A左侧或在B、C两点之间 D、在点C右侧或在B、C两点之间 
问题1: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第一个关键词是n=1,如果这时没答这个也没关系,对本题不影响。第二个是a、b、c三个数的乘积为正数,即abc>0,根据乘法的运算法则,积为正,则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所以是0个或2个,即3个正数,或2负1正两种情况。所以原点应该在点A左侧或在B、C两点之间,选c。老师板书+++,--+。 
 
问题2:如何用含有a 的式子表示b和c呢? 
 
因为n=1,且点B在点A的右侧,所以b=a+1,同理c=a+3。这样题目中的数b,c就换成了a的代数式。用含有字母a的的代数式来表示数b和c。一道题中,字母越少越好。  
(二)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探究题目:在数轴上,点A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得到点B,点B向右移动n+1(n为正整数)个单位长得到点C,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b、c. 
(1) 当n=1时,A、B、C三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个数的乘积为
正数。 
BC
A2
1
c=a+3
b=a+1
a
C
B
A
 
                    
             
                    
                            ②若这三个数之和与其中的一个数相等,则a=; 
问题1:如何理解这三个数之和与其中的一个数相等? 
与其中一个数相等,可以是a,也可以是b,也可以是c,所以有三种情况,要分类讨论,列出三个方程,解方程。 
1)a+b+c=a,a+(a+1)+(a+3)=a解得a=-2 2)a+b+c=b,a+(a+1)+(a+3)=a+1解得a=-1.5 3)a+b+c=c,a+(a+1)+(a+3)=a+3解得a=-0.5 问题2:这三个解,三个a值都合适吗?为什么? 
      题目中还有一个条件,即abc>0,所以要用这个条件来对a值进行取舍,不能忽视。 如:当a=-0.5时,a+1=0.5,a+3=2.5,此时abc<0,矛盾,所以舍去。而另外两个都是符合题意的。所以首先要把题目中的条件弄清楚共有几个,其次答案不唯一时要思考进行取舍。 问题3:对于这道题目,你还有别的想法或方法吗? 
有,这三个数之和与其中的一个数相等,它的隐含意思是其中两个数的和为零,这
样三个方程就可以简化为: 
1)b+c=0,(a+1)+(a+3)=0,解得a=-2 2)a+c=0,a+(a+3)=0,解得a=-1.5 3)a+b=0,a+(a+1)=0,解得a=-0.5 
然后再进行取舍,这样方程解起来稍微简单一点儿。 
问题4:我们刚才挖掘出了第②问的隐含意思是其中两个数的和为零,如果再结合数轴,你能怎样解决第②问呢? 
两个数的和为零,就是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因为a,b,c三个数都不相等,所以不可能是零和零的情况,只能是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共有三种情况: 
 
1) a与b互为相反数,则原点O在AB中点处,可是这样就出现了a为负数,b,c为
正数,abc<0,就和题目条件矛盾了,所以直接舍去; 
2) a与c互为相反数,则原点O在AC中点处,且在B的右边,∵AC=3,∴OC=1.5,
∴a+3=1.5,a=-1.5  且两负一正符合题意; 
3) b与c互为相反数,则原点O在BC中点处,BC=2,OC=1,a+3=1,a=-2,且两负一
正符合题意。 
以上问题都请学生思考后回答讲解,其他同学补充,老师最后点拨。 
小结:由上面可知,先挖掘出隐含意义,把三个量的关系变成两个量的关系,再结合数轴分析很容易就淘汰了一种情况,不用列方程计算了,这样整个过程就变得很简洁。  
(三)对问题的更深入认识: 
探究题目:在数轴上,点A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得到点B,点B向右移动n+1(n为正整数)个单位长得到点C,点A、B、C分别表示有理数a、b、c. 
(2)将点C向右移动n+2个单位长得到点D,点D表示有理数d.若a、b、c、d四数之积为正数,且这四个数的和与其中两数之和相等,则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问题1:此时b,c,d如何用a的代数式表示呢? 
2
1
a+3
a+1
a
O
C
B
A
 
                    
             
                    
                             
问题2:a、b、c、d四数之积为正数,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共有三种情况:1)++++;  2)- - ++;  3)- - - - .所以原点的位置也有三种:在点A左侧,在B,C之间,在点D右侧。 
问题3:这四个数的和与其中两数之和相等的隐含意义是什么? 
隐含意义是另外两个数的和为零,也就是互为相反数。所以有6种情况。  1)a与b互为相反数;2)a与c互为相反数;3)a与d互为相反数; 4)b与c互为相反数;5)b与d互为相反数;6)c与d互为相反数; 问题4:请大家结合数轴,你还有什么想法呢? ∵a、b、c、d四数之积为正数,所以原点的位置有三种:在点A左侧,在B,C之间,在点D右侧。 
 
1) 当a与b互为相反数时,原点在AB中点,此时一负三正,乘积为负,不合题意,舍去; 2) 当a与c互为相反数时,原点在AC中点,且在B的右侧,此时可以; 
3) 当a与d互为相反数时,原点在AD中点,此时恰好是点C,∵c≠0,∴点C不可能是
原点,矛盾,舍去; 
4) 当b与c互为相反数时,原点BC中点,此时可以; 
5) 当b与d互为相反数时,原点在BD中点,且在点C右侧,三负一正,乘积为负,不合
题意,舍去; 
6) 当c与d互为相反数时,原点在CD中点,也是三负一正,乘积为负,不合题意,舍去; 
通过结合数轴分析,最后6种情况只剩下了2种符合题意,所以我们只要解两个
小方程就可以了,问题一下子变得很简洁了,计算量大大较少了。所以这一问更加突显了数轴的作用,更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也就是①a+c=0,a+(a+n+2)=0,解得a=-𝑛+22
 
②b+c=0,(a+1)+(a+n+2)=0, 解得a=-𝑛+32
 
所以a=-𝑛+22
或 a=-
𝑛+32
 
问题5:请大家思考,如果不借助数轴,而是纯代数方法,直接解6个方程,最后再用4个数乘积为正去淘汰,具体过程是怎样呢?留给大家课后完成,与我们课上讲的方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更好? 
三.课后反思  
由于这节课包含的信息量太大,知识点太多,而且方法多样,难点较多,课上我主要是让孩子们独立思考,逐步分析挖掘,交流讨论,互相质疑,从而完成了本节课。有少部分孩子善于利用数轴解决问题,分析得很是清楚。这节课孩子们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1,通过这节课,他们知道首先要好好读题审题,抓住每一个重要条件,多个结论要进行取舍,其次还要善于看到条件背后隐含的信息,从而简化过程,
d=a+2n+4
n+2
a
b=a+1
c=a+n+2
1
n+1
D
C
B
A
d=a+2n+4
n+2
a
b=a+1
c=a+n+2
1
n+1
D
C
B
A
 
                    
             
                    
                            另外很多孩子还不太适应借助图形--数轴来对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会学着从形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会非常简单。 由于这节课包含的信息量太大,知识点太多,所以还是很有难度和深度的,课还是有点紧,进行得有点赶,应该再多给孩子门一些探讨交流和梳理的时间,及时消化的时间,可能学习效果会更好些。 
 
对于这节课,北师大的朱文芳教授也做了充分的肯定,说题目虽然很难,但是孩子们表现得非常好,思维很活跃,各种想法,她听了很震撼。不过朱教授也指出此题难度还是过大,今后的趋势会是难度下降,所以以后上课要适当地降低难度。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习题课,综合题的探究”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习题课一道综合题的探究-北京市57中”,所属分类为“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习题课一道综合题的探究-北京市57中”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