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江西省优课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3228566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江西省优课

视频标签:沁园春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江西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方案 
 
使用范围:本课件为新课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              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的能力。             2、背诵全词。  
           3、感受“青春”的旋律。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1、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2、分析全诗的意象与意境。             教学难点:1、学会如何欣赏与评价一首诗词                         2、掌握联想比较、拓展迁移法 
学法指导:  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课型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青春是美好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 二、解题 1、“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相传东汉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明帝女儿 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2、介绍词的知识 
  词定型于唐,极盛于宋,故俗称“宋词”。我国文学史往往“唐诗、宋词、元
 
                    
             
                    
                             

曲”并称,可见词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1)词:词是特殊的诗体,句子长短不一,故有“长短句”之称,另有   别名诗余、曲子词、曲子、乐府、乐章等。 
     词有词牌,表示音乐,与音乐脱离后,表示词的格式,规定着句数,字数。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关系,不能以词牌名来理解词的思想感情。一般情况下,词没有题目,随着创作的发展,便慢慢有了题目。如《沁园春·雪》。 (2)词类:词分小令、中调、长调(也叫“慢词”)。小于58字为小令,介于58字到91字之间的为中调,大于91字的为长调。常见的词为中调,分为上、下阕(也叫“片”)。 
(3)词风:词作分为两大类,代表着不同的美感类型,就是——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作家分别是: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婉约派——柳永、李清照、秦观等。毛泽东诗词应该归于——豪放派。 三、背景材料: 
1、知人论世 
毛泽东(1893--1976),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湖南湘潭人. 
二十年代的毛泽东——三十年代的毛泽东——四十年代的毛泽东——毛泽东和蒋介石 2、写作背景 
   1925年2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事后作了此词。 四、重难点分析 
(一)意象赏析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术语,它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   (二)鉴赏课文 上阕鉴赏: 
1、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问:这三句话包含什么信息?朗读时该注意什么? 明确: 
      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独”字说明无人做伴;“寒秋”说明已是深秋;“橘子洲”是“立”的地点,立于洲头视野开阔,放眼望去,美景尽收眼底。“湘江北去”是作者眼前之景,说明作者向北而立。 
    朗诵时声音要深沉、有力、稳健,读出诗人卓然傲立,一览群芳的风范。  
 
                    
             
                    
                             

2、4——10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集体朗读并讨论:读七句话要用什么样的语调?这七句话由一个字统领,这个字是哪个字?这七句话描述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语调激昂,抑扬顿挫,读出景物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的层次感;“看”字;描述了一幅上天下地山水相映、立体交错、绚丽多姿、雄伟壮阔,生机勃勃的长沙秋景图;这些景象都意兴盎然,极富生命力,为扩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努力拼搏斗志昂扬。 
讨论:这几句话中,是如何描述湘江秋景的?有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是哪几个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远)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近) 仰视:鹰击长空  (动、高、远) 
俯瞰:鱼翔浅底  (动、低、近)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染”字,化静为动,写出了变红的动态过程。 “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 
“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字,而不用“飞”,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有气势。 “翔”字,而不用“游”,描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一样盘旋的状态,很自在。  
3、11——13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朗读并回答:“怅”是失意伤感的意思吗?朗读时要注意什么?“寥廓”指什么?“谁主沉浮”该如何理解? 
明确:并非失意伤感,而是久经熟虑和由眼前之景引发的感慨之词。朗读时不要读出失意的伤感,而是要读出胸怀壮志的底气。“寥廓”指浩瀚无边的宇宙。“怅寥廓”写出了作者仰观宇宙,俯视万物,思考人生的复杂心情。“谁主沉浮”本来是对万物盛衰荣辱由谁决定的疑问。这里意为“由谁来主宰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前途”。 4、探讨:“独立”能否换成“站立”“伫立”等?    明确:不行     
        “独立”不仅表明是诗人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中流砥柱的气概。 (三)扩展迁移 比较阅读 
品评鉴赏:1.毛泽东的“独立寒秋” VS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明确:《江雪》是柳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
 
                    
             
                    
                             

表露作者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意境相似,但作者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毛泽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VS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明确:二者都着力写枫叶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的极富  生命力。但是,《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而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式蓬勃发展。  五、板书设计 一、解题 1、“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 词:定型于唐,极盛于宋。 二、背景材料: 1、知人论世 
2、写作背景: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 三、重难点分析分析 
          远眺: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静、远)           近观: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静、动、近) 眼前景    仰视:鹰击长空  (动、高、远)           俯瞰:鱼翔浅底  (动、低、近)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     
第二课时 
课堂延伸 
回顾诗歌上阕,分析鉴赏下阕,比较分析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达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目的。 一、下阕欣赏: 
1、上阕最后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诗人有没有做出回答呢?我们先来看下阕的开头两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朗读并回答:朗读时要注意什么?“百侣”指什么?“峥嵘岁月”指什么?这两句话在全诗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的哪一特征?  明确:语速缓慢,感情欢快;“百侣”和下文的“同学少年”都指作者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的好友。“百侣”、“万山”、“百舸”都是概数。“峥嵘岁月”指毛泽东求学和革命中的不寻常的斗争岁月;开头两句总写往事,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上阕:眼前景  心中情 
                    
             
                    
                             

 
2、3——9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集体朗读并讨论:读七句话要用什么样的语调和节奏?这七句话由一个字引领,这个字是哪个字?这七句话描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要热情洋溢、慷慨激昂,音调铿锵,节奏短促明快,感情越来越激烈,气势越来越磅礴;“恰”字;描述了毛泽东和他的好友们德才兼备、奋发有为、壮志凌云、无私无畏、敢于斗争、气势不凡、胆略超群的热血青年形象。 3、10——12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朗读并回答:读这三句话要有什么样的感觉?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要有豪迈、自信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和同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气概,也是对一切有志献身革命的志士仁人的号召。同时,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二、探究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革命青年 三、总结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气势磅礴,画面壮阔,意象壮美,意境高远。 
 全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了伟人胸怀博大的凌云壮志。 四、练练笔 
将这首词改写成现代散文。     要求:1、700字左右 
        2、感情真挚、行文流畅 五、美育结束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音乐响起,整个课堂在激亢的氛围中结束,既照应了课件“向青春举杯”的主题,又促使学生向青春搏击,更加努力学习。 六、板书设计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革命青年 
2、上阕:眼前景                   心中情       (气势磅礴、昂扬奋进)      (胸怀博大的凌云壮志)  
 下阕:忆往昔                   曾记否      (峥嵘岁月)            (豪迈气概)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沁园春”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江西省优课”,所属分类为“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江西省优课”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3228566】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322856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